紀念反法西斯暨抗戰勝利70周年组文
飛虎戰魂
中国不能放任日本说三道四
文 扬
从当前形势看,中日舆论战必将长期持续地进行下去。既然中日友好局面不再,中日之间的历史恩仇也就没有什么不能说、不便说的了。
在中国政府组织驻外大使展开一场全球围攻之后,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又借达沃斯论坛的机会突然发难,将当下的日中关系比作一战前的英德。无论事后如何解释,这一含义不祥的类比已然引起了全球舆论界的议论纷纷,日本方面的目的已然达到。从舆论战的角度看,这一回合,日本反攻得手。
安倍拉响这一炮,是1月22日下午,多少有些出其不意。次日,中国政府做出回应,外交部发言人在记者会上说:日本领导人与其拿一战前的英德关系说事儿,不如直面历史,深刻检讨云云。
确切说,这个表态不算反击,只是个避闪。结果是,从22日到现在,安倍的话持续发酵,连日来,关于一战战前形势与今日中日关系类比的话题越炒越热。反观中国方面,自23日以后再无更多说辞,给外界的印象就是低调处理,沉默以对。
明眼人看得出,安倍此番话完全不属于一般的说错话,分明就是论战的一次升级。将今天的中国比作百年前的德国,把日本自比为百年前的英国,表面上不经意的一句话,内中几多险恶!
中国当然不必针对安倍的每一个挑衅都做出反应,但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却不应姑息,应该继续保持前一段的猛烈攻势。任由别人将今日中国比作当年的德国,无异于放纵其妖魔化中国的策略,百害而无一利。
面对日本方面的升级挑衅,中国批判日本尚嫌力度不够,岂可轻易失去舆论战的主动权?
在我看来,提到一战的帝国主义混战,这正是中国最占理、日本最不占理的话题。梳理过去两百年的历史,只要澄清以下几点,中国将浑身是理,岂能无话可说?岂能让日本在这个敏感话题上占了上风?
首先需要澄清:在19世纪初期,中国还是世界列强之一,自鸦片战争以降,中国迅速衰落,到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和庚子赔款之后,则退出了一流大国之列。从当年中国失去一流大国地位到今天中国重新成为一流大国,这一百多年里,世界一直是被其他列强主导的,中国没有参与其中。要害在于:在这段历史里先后成为世界大国(Great
Powers)的所有国家,包括英国、法国、美国、俄国、德国、意大利和日本,无一例外都是帝国主义国家,都是靠对外征服和建立海外殖民地而成为世界列强的。
这个历史事实含义深刻。
第一、将今日中国比作任何一个帝国主义国家都是荒谬的,中国在近一百多年里没有打过任何一场殖民战争,也没有建立过任何海外殖民地。中国重回世界一流大国行列,恰恰是通过反帝反殖民斗争而实现的;中国在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同时,也成为世界大国最新排行中唯一的另类——唯一没有过帝国主义侵略和掠夺历史的大国。
第二、通过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方式而成为世界大国的各大国,包括今天的英、法、美、俄、德、意、日,每一个都对帝国主义时代的历史罪恶和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负有部分责任;严格讲,都已经丧失了对中国崛起指手画脚的资格,更没有权利将中国指为一战前或二战前的某帝国主义国家。
第三、中国的非帝国主义发展道路、和平崛起和永不称霸的承诺,是由中国的民族解放历史和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性质所共同决定的,也是付出了极大代价的,与帝国主义国家的历史没有任何相似性。将中国套在帝国主义时代的“欧洲协调”或某“世界秩序”模式当中,认定中国不过是另一个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,必将挑战既定秩序,也难免滑入“修昔底德陷阱”,本质上,是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否定、对中国人民共和国性质的否定;如果出自某国家领导人之口,可以认定为挑衅。
第四、在所有这些帝国主义国家当中,日本是最没有资格对中国说三道四的;因为日本在其帝国主义历史上几乎犯下了所有罪行,既有对于亚洲各国的殖民主义侵略罪行,也有挑起太平洋战争的罪行,还有颠覆战后和平秩序的罪行,如今更有拒不认错、继续威胁世界和平的罪行。对于这样一个国家,只有中国批判它的权利,绝无它反咬中国的资格!
综合上述,在关于谁在重复帝国主义历史、谁在扮演一战前或二战前的帝国主义角色、谁在颠覆战后和平秩序这些重大问题上,恰恰是中国最有资格评论他国,最不应被他国指责,尤其不能被日本指责。
正好安倍跳出来了,中国正可以借此机会反守为攻,将近一百年多来的历史事实陈述清楚,将日本的帝国主义历史揭示清楚,确立中国有别于所有帝国主义国家独一无二的道义地位,维护中国在这个问题上独一无二的话语权力。中国为什么不利用这个机会呢?
作为当今世界大国中唯一的非帝国主义国家,唯一的和平主义国家,唯一的人民共和国,其正义立场和道义地位不仅没有得到承认,反而无端遭受日本政客的肆意比附、抹黑和妖魔化,中国还应该继续保持沉默吗?
放任日本在历史问题上说三道四,就意味着中国在国际上应有的道义地位的丧失,甚至意味着对本国近代反帝反殖民斗争悲壮历史的背弃,岂可等闲视之?
期待中国政府新一轮的反攻!
2014年1月28日
中国军事崛起没有模式可参照
文
扬
假设中国在远离本国的某地,例如某中东国家,卷入了一场争端,再假设对手是同样远离该地的某西方国家,例如英国;那么,在一场完全依赖各自远距离投射兵力能力的武装冲突中,谁的胜算更大?本周一,俄罗斯某网站刊载了英国军事专家针对这个设想给出的答案。
无论出于何意,提出这个设想的人,其专业水平值得尊敬。因为他通过一个近乎离奇的战役想定引出了一个重大的军事问题:一个非帝国主义的新兴大国,如何建立起全球军事能力?也可以反过来问:对新兴的全球大国来说,非帝国主义性质的军事崛起有无可能?
针对一场“中英中东战争”的设想,英国军事专家的结论极为肯定:英国将完胜中国。虽然英国军队规模只有中国的1/10,其军事预算正在持续缩减,其海军舰船数量越来越少,甚至连一艘可用的航母都没有了,但英国仍然“具有战胜中国的所有机率”。
理由是,在向遥远的外国投送兵力方面,在全球各个角落进行作战方面,英国远比中国更有经验,也更有能力。
表面上难以理解,但内在的理据很充分:英国军队规模再小,也是帝国主义性质的军队,中国的军队规模再大,也是民族解放性质的军队;这两种军队尽管在外观上差不多——常备军、多兵种、现代化武器装备,但本质上差别巨大。
对于英军这种老牌帝国主义军队来说,每一种武器装备、每一种作战能力,都是实实在在打出来的,是在几百年时间里作为帝国主义政策工具、征服手段、经过无数次海外战争实战千锤百炼出来的。相比之下,从民族解放战争中起家的军队,只打过依托本土的自卫战争,没有打过远程的、深入外国的进攻性战争;所有远程进攻性的作战能力,如远洋舰队、远程轰炸以及海外兵力投送等,其实都是模仿出来的,是“你有我也有”观念下的产物,既缺乏实战经验的支撑,也没有成熟理论的指导。
中国用短短几十年时间,在综合国力方面超越了大多数老牌帝国主义国家,军事上也迅速实现了现代化,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已经具备了一个帝国主义国家的各种能力。在几百年的时间里,大英帝国曾经侵略过全世界90%以上的国家,建立过比自己本土大130多倍的殖民帝国,在全世界每个大陆、每个重要的地区都进行过战争,这些都是中国完全没有过的。
就好比是大象与狮子之争,大象的体量超过狮子,甚至能在一场决斗中靠体重压死狮子,但大象仍是防御性的,并不具备狮子那种靠打遍天下身经百战练就出来的战斗技能。
可以理解,当今这些正在退出世界霸主地位的老牌强国,无不以“过来人”眼光看待中国:你中国能够不依靠全球军事存在维持你的全球市场和全球影响力吗?
以海外铁路的修建为例,今天的中国已大规模进入了非洲的铁路网,除当年的坦赞铁路外,刚刚开工的东非铁路由中国路桥工程公司承建,这条被称为“非洲大动脉”的铁路将连接肯尼亚、乌干达、南苏丹、坦桑尼亚、卢旺达、刚果(金)和布隆迪。
但这些铁路并没有军事方面的意义,不代表中国在非洲的军事存在,这与英国当年的情况截然不同。英国人19世纪90年代在乌干达修建铁路,目的是使英国能够阻止法国对苏丹东部的领土要求;修建好望角至博茨瓦纳的铁路,目的是从侧翼包抄南非白人的德兰士瓦共和国,并阻止德国人进入中非;全部都是军事考虑。英国人曾经梦想将铁路从好望角一直修到尼罗河,以确保英国对整个非洲大陆的控制。
到底是先有了军事扩张,靠武力强行打开了海外市场,还是先有了海外市场,为保护贸易不得不诉诸武力,在大英帝国历史上,这恐怕是个永远说不清的问题。总之,那个时期的英国,从未有过脱离军事而独立进行的海外活动。
在维多利亚时代的1867年,英国曾为了解救几个人质,悍然发起一场洲际远程打击。由驻印度总督内皮尔率领一支数万人的远征军从孟买出发,三个月后到达北非今天的埃塞俄比亚,以无一人死亡的极小代价,血洗了阿比西尼亚皇帝的古老王国。
无论是在帝国主义的全盛时期,还是在变换了表现形式的晚期,中国都不在其中,不仅从未成为帝国主义国家,而且一直是帝国主义列强的宰割对象。1867年的中国,刚刚开始雇佣洋人军事教官,又三十年后,才有了第一支按照西方军事制度建立起来的“新军”。
从那时起直到今天,中国军队始终是一支防御性的武装力量,一支通过“师夷长技”逐渐强大起来并初步具备了各种“制夷”能力的民族解放力量和国土防御力量,从来没有打过任何一场帝国主义性质的战争。
上周有某学者发表文章,认为中国的军事崛起无非是前苏联的模式和美国模式两种。这个观点忽略了最为根本的一点:前苏联的模式和美国模式归根结底都是帝国主义性质的,都是植根于自身帝国主义历史的,都不是中国想照搬就可以照搬的。
自帝国主义时代以来,中国是唯一一个成为了世界强国却没有过帝国主义历史的国家,唯一一个成为了超级大国却仍是和平主义的国家,也是唯一的人民共和国。这是在考虑中国的军事崛起问题时必须要正视的问题。中国的崛起当然包括军事上的崛起,但其实并没有现成模式可以参照,只能走出自己的崛起之路。
英国人提出“中英中东战争”这个战役设想,看似是职业军人没事找事的智力游戏,其实意义重大,因为通过它可以透视中国军事崛起这个巨大的战略问题。■
2014年1月21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