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ext Box: 2016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Chinese Restaurant Association of Arizona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亞省中國餐館協會

 

 

中華美食美國落戶120周年慶典第一次筹备会议

 

 

 

紀念中國美食進入美國主流120周年

 

張肇鴻

 

我們所說的唐餐,即中國美食,是何時在美國落地和發展的呢?翻查歷史後得知,中國餐館在美國開設已有150年的歷史了,而將中國餐業發揚光大,能在西餐刀叉聲中雄據一席之地的,郤是那120年前訪美的清廷洋務大臣李鴻章。

十九世紀中葉,來到美國的中國人就已經開始經商,到了1850年,已有文字資料記載: 在當時華人集中的三藩市,有華人經營的雜貨鋪33間,藥材鋪15間,屠宰鋪5間,理髮鋪5間,另還有一批裁縫、客棧、餅鋪、木廠、戲院、報館等,但當時的中餐館只有5間。在1872年,華埠中國人的職業最多的是製雪茄煙者,達三千人,皮鞋廠二千人,食品罐頭一千人,毛織廠五百人等。在美國華人集中的紐約華埠,同樣是操洗衣業者過半,其次為雪茄生意,但餐館業者仍屬少數。由此可知,當時的中餐業並不蓬勃,服務範圍僅以唐人街為主,食客大多數也是本地的華人,中餐業這時還談不上進入到美國主流。

到了1896年,情況有了變化。當時清廷的洋務大臣李鴻章到訪美國,抵達紐約後受到美國政府的隆重接待。在飲食方面,“李總督帶來龐大的廚師團” ,《紐約時報》1896829日的報道是這樣寫的:“代表團里有十幾個廚師,首席廚師是個高個子、年紀不詳、毫無表情的男子。身穿深色長袍,一舉一動就像是總督的下級正式官員。大概是因為主人身居要職吧,這位廚師長也一本正經地不和飯店的人說話……然後上樓,等候著他主人的吩咐。”

美國人的“李鴻章雜碎·創世紀篇” 也有記載:“李鴻章到了紐約後,試圖創造良好的中美關系,829日晚上,他宴請美國客人。席間李鴻章上了道由芹菜、豆芽、肉和美味中國醬組成的菜,以滿足中國主人和美國客人的雙重口味。”(《美國故事》雜誌) ,而這种"雜七雜八"的中國美食,就是日後名聲鵲起的中菜"雜碎",英名的正式譯名是"Chop  Suey"。

美國主流社會文學中最早說到“李鴻章雜碎”這個詞,是在美國作家劉易斯的作品里。在這位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的1914年小說裏這樣寫道:“對,到七花王國李鴻章雜碎店和美國點心店去,那里有5美元一位的茶座。”

有關李鴻章與雜碎的故事,當年的華埠也流傳有不同的版本,其中之一是:李鴻章抵達紐約後,去了一間名為《萬里雲》的餐館去吃中餐。不過所吃到的菜式,的確也叫不出什麼名堂,有西人問之,李鴻章便籠統以"雜碎"回答。後經新聞記者報道,"雜碎"之名竟鵲起風行。到了1898年,就有了《中原樓》以"雜碎"作品牌招攬顧客,繼而有《香港樓》和《華美餐室》等餐館跟進。中國美食因李鴻章訪美而名聲大噪,名不經傳的雜碎成為了中國菜的品牌。

到了1903年,梁啟超從加拿大來到紐約唐人埠,曾寫有下面的文字:"紐約華人約二萬,業洗衣者居多,雜碎館次之,雜碎館自李鴻章游美後始產生,前此西人不履足唐人埠,自李鴻章一到游歷,此後來者如鯽。西人好奇,欲知中國人生活之程度,末能如至亞洲,則必到紐約唐人埠一觀焉。"。"李鴻章在美,思食中國飲食,到唐人街之酒食進饌數次,西人問其名,以雜碎對曰。自雜碎之名大躁,儻紐約一隅,雜碎館三四百家,遍於全市。全美國華人衣食於是者凡三千余人,每歲此業所收入,可達數百萬元,蔚為大國矣。"  

由此見可見,中國美食是以"李鴻章雜碎"為開路先鋒,從紐約、三藩市等華埠擴展至全美各地,並進入到美國主流社會,最終打造出中國美食的大國地位。資料還顯示,1896年李鴻章環遊諸國,出訪俄國、德國、比利時、法國、英國、美國,所到之處皆受當地元首接待,他在美接受紐約時報采訪時,還抨擊了美國的排華法案。

鳳凰城在1900年已有華人經營中國餐館。据亞省歷史學教授布拉得福—洛金漢所著的《斐匿:一個西南部都市的歷史》一書中指出: "在一九一零年,本地中國人仍經營了一些生意相當好的洗衣店、雜貨店、蔬菜攤,而全斐匿城最大的三家餐館都控制在中國人手里"。從本地華僑前輩提供的資料及相片中,也得知在上世紀初葉已有余氏余康中經營的《花旗餐館》,是當時少數的中式餐館之一。1928年,在鳳凰城市區繁華的地段開業的《上海樓》雜碎館,到目前己有80多年的歷史,亞省主流社會和無數的美國人,也是從《上海樓》品嘗到雜碎,繼而熱愛上中國菜的。在其後遍地開花的華人餐館中,雜碎更是必備的中國美食。只是到了近年,因中國餐業走向多元化和宏揚地方美食品牌,雜碎開始日見式微,甚至很難在菜單中看到昔日的這種健康又美味的中菜。縱使這樣,我們在美華人郤不可忘記,120年前的"李鴻章雜碎",曾令中餐業在美國揚名及受益過万千個華人家庭。

据近期資料統計,目前全美國中餐館已超過5萬家, 比麥當勞多兩倍以,中餐業在美國年銷售額已愈200億,美國人每天要消費250多萬份中餐,成為美國人的家常飯菜。現在的中國美食早己享譽世界,例如在猶太人的習俗里,過完聖誕節就一定吃中國餐呢!

2016年,亞省中國餐館協會將舉辦紀念中國美食進入美國主流社會120周年,這種提議和紀念活動在全美也屬首次,具有其開創性的意義,其倡議得到了餐館同業的熱烈響應和積極參與。亞省中國餐館協會並誠邀亞省主流和鳳凰城華人僑界共襄盛舉,共同慶祝紀念活動。讓我們重溫雜碎歷史,回味雜碎美味,宏揚中華美食文化!

Historical data shows there had been 30 Chinese restaurants opened in Arizona from 1900 to 1940.

 

 

 

1月9日, 亚省中国餐馆协会(CRAA)邀约亚利桑那华人各侨团的负责人于凤城酒家共襄盛举筹备参与:中华美食美国落户120周年庆典。亚省中国餐馆协会张华芳主席向与会来宾介绍了此次庆典的主题:第一,向美国各界介绍中餐在美国的历史背景,中餐对弘扬中华文化传统的贡献;第二,和美国当地的主流的聚会及电台宣传活动计划;第三,组织一年一度的慈善爱心活动--给无家可归的人,新年送餐。大家热烈讨论了此次庆典将举行的系列活动。此次系列盛会将于2016年2月在亚利桑那,欢迎社会各界踊跃参与,通过弘扬历史悠久的中国餐饮文化,让世界了解中国。(火凤凰 - 美国亚利桑那华人世界网)

 

"从文化产业与受众群体的背景入手。饮食不但是文化也是一种艺术。如果可以将中餐的概念转化为“中国饮食文化”并用产业化与艺术的手法操作,那么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开始逐渐影响许多白人对于中餐为快餐,为环境吵闹油烟乱飞的片面,不太正面理解;并通过一定的方式逐渐形成“中华饮食文化教育”体系,来从根本上真正的开始让美国主流人群开始有尊重的态度,就如意大利法国菜一样这是需要文化策略的。一点小小的感触。" ( Nina. C )

 

"我想, 不分種族, 喜歡吃中餐的人其實很多, 但是為什麼很多中餐館, 實在令人有點倒彈的感覺? 、先不談菜色、口味、衛生方面的要求, 中餐館的格調, 實在有待改善.做生意, 門面很重要. 所謂佛要金裝, 人要衣裝, 雖然不需要說很豪華, 但是, 至少應該讓顧客一眼看過來, 就知道那裡是大門吧! 我在本地去過的中餐館, 店主完全不做投資., 如果不仔細看, 你連大門在那裡都不知道. 一般餐廳都會有隔間, 也有單獨給團體開會或辦活動的房間, 中餐館也有. 但是往往隔音很差, 只要客人稍微多一點, 門要不關起來, 根本無法開會. 有的甚至關起來, 也是嘈雜到令人心煩. 餐廳給人整潔乾淨的感覺是很重要的, 但很多中餐館, 一進去的感覺就是很髒. 一些西餐廳可能也並不乾淨, 但是他們把燈光弄得很暗, 也就看不出來了. 中餐館在這方面似乎少一根筋, 燈光弄得很亮, 固然看起來髒, 燈光弄暗了, 看起來還是髒. 再來是油煙味, 如果穿了毛衣去中餐館吃飯, 回來那衣服就不能再穿了, 滿是油煙味.很多中餐館開了十幾年後, 裝潢沒變過. 固然, 有些東西是愈舊愈有韻味, 所謂古色古香, 但是很多中餐館一開始的裝潢就很簡單, 不講究, 用的材料一開始就不好, 格式庸俗, 時間久了, 那就更不入流了。"   ( Sam Huang )